第(2/3)页 刘军巴不得赶紧从现场离开,大步走过来跟上了高寰宇的步伐。 往半山腰走的一路上,高寰宇走得都不快,一边走一边观察着路况。 刘军也在左右观察,没发现有什么可疑之处,便随口问道: “小高,咱们这是在找什么?” 高寰宇一边认真观察,一边回答刘军的问题: “我怀疑刚才那个水潭边不是第一抛尸地点,真正的抛尸地点另有别处。” 刘军惊讶地睁大了眼睛: “我只听说过第一案发现场,这抛尸地点还分第一处,第二处?” 高寰宇点点头,耐心解释道: “当然,但凡是犯人到过的场所,势必会留下蛛丝马迹,找到这些地点就有可能找到线索,有利于我们破案。” 刘军恍然大悟,但随即又面露疑惑道: “我懂了,但是你怎么知道刚才那儿不是第一抛尸地点呢?” 和高寰宇搭档的时间越长,刘军对这个年纪比他小一轮的小同事越发佩服。 高寰宇说的话不是在背那些书本上简单呆板的死知识,他每一次说的话都能在办案现场找到依据和印证,这一点让刘军对他心服口服。 再加上高寰宇也从来不摆读书人的清高架子,平时和刘军一起爬坡下坎,蹲在路边啃馒头侃大山,对他有问必答,所以刘军也乐意问他问题。 今天也不例外,见刘军发问,高寰宇顺带着就给刘军讲起他刚才通过观察做出的一些分析: “刘哥,我是这么想的,那女尸加上行李箱怎么也得有个一百多斤的重量,我们今天按着两个报案人的路线,从最近的公园后门走到水潭的位置,走了有半个小时。” “你设想一下,如果抛尸的人拖着一百多斤的行李箱,在伸手不见五指的密林里走相同的路,需要耗费多少时间和体力,这完全不符合抛尸紧迫性的心理侧写。” “更重要的是,你看那女尸身上多达四十多道伤口,留的血把行李箱里里外外都染红了,但我们一路上过来你有看到一滴血迹吗?水潭一周我也查看了一遍,愣是一点血迹都没留下。” 第(2/3)页